山东大学学者因挪用他人数据撤销一论文
作者:钣机 来源:李伟宾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4-05 13:01:56 评论数:
繁荣背后的风险然而,光伏产业繁荣的背后却暗藏隐忧,中国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负责人孙广彬指出,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着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无序竞争、缺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
摩洛哥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位于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该电站2009年动工,将于今年竣工。西班牙阿苯哥公司是第一家在摩洛哥投资太阳能的企业。
因电力需求量巨大,摩洛哥政府不得不改变能源发展战略,从几乎纯进口转而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摩洛哥大部分的太阳能采集都在小村庄里分散进行,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摩洛哥已经制定了2012年10%能源需求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计划披露,到2020年摩洛哥将修建5座太阳能发电厂,其中第一座电厂的招标工作已于今年2月底展开。有数据显示,由于缺乏水资源和化石燃料,摩洛哥97%的能源依赖进口,而国内能源需求量在过去10年中也以每年5%—7%的速度增长。
面对热情高涨的国际资本,哈德拉说:摩洛哥将对所有投资商敞开怀抱日利达太阳能营销总监王学兵表示。因此,将太阳能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在代替建筑原有部分构件的同时又能实现光伏发电,同时兼顾与建筑外观风格的和谐统一,有别于以前简单纯粹的光伏项目,特别适合在大城市推广应用。
BIPV通过建筑物,主要是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起来,使建筑物自身利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资源生产电力。日前,由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10平方米双玻透光单晶硅组件组成了一道一体化光电幕墙,成为杭州市第一个光电幕墙。如汉能控股集团宣布投入280亿元启动广东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江苏综艺光伏有限公司首条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成都中光电阿波罗太阳能有限公司5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等等。同时,国外厂家封锁先进技术,不提供设备和工艺技术。
陈望舒表示,近几年国际上许多国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这种做法往往还会起到节能的作用。
如果现在大量使用国外设备,生产成本肯定会居高不下,并且很难降低。近期,非晶硅电池组件受到我国很多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的追捧,有不少地方相继推出薄膜电池产业化的计划并已开始投产。目前,BIPV在我国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同时,鉴于国产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成套生产设备性价比优于进口设备的事实,应设法迅速扶持国产设备进入市场,同时应在生产设备整机进口方面制定限制政策,废除整机进口退税政策,以扶持民族产业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9年无锡尚德太阳能产品总装运量年比增长42%至704兆瓦,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太阳能组件销售量为525.3兆瓦,同比2008年的281.5MW增长51.1%,晶澳太阳能2009年总交货量为509兆瓦,同比大增83.8%,天合光能2009年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近399MW,同比增长98.5%。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2009年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可以用先抑后扬来概括,整个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产业景气度可谓惨淡之极。正是由于下半年的高成长性,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并未如预期一样停滞不前,而是出现了小幅的增长。这一点从几大龙头厂商2009年的整体出货量都出现大幅提升就可以看出。
姜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75%,是在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取得的,比如,光伏组件价格全年下跌幅度接近50%,这应该是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反映。虽然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的优势继续扩大,但光伏产品过分依赖出口的现状并没有太大改变,国内应用仍然极其有限,初步预计2009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仅仅在130MW-140MW之间,这一数字与2008年的40MW相比,已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再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光伏产业呈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但总体来看,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国内光伏市场并未真正打开,产业结构存在的隐患依旧存在。
而具体到制造环节,虽然中国光伏厂商在上半年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但到了下半年,全球特别是欧洲市场再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之时,中国厂商成本控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获得的订单也络绎不绝。来自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2008年的62.32亿美元,增长147.75%虽然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的优势继续扩大,但光伏产品过分依赖出口的现状并没有太大改变,国内应用仍然极其有限,初步预计2009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仅仅在130MW-140MW之间,这一数字与2008年的40MW相比,已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而具体到制造环节,虽然中国光伏厂商在上半年也遭受了一定的影响,但到了下半年,全球特别是欧洲市场再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之时,中国厂商成本控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获得的订单也络绎不绝。姜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75%,是在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取得的,比如,光伏组件价格全年下跌幅度接近50%,这应该是中国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反映。来自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2008年的62.32亿美元,增长147.75%。
这一点从几大龙头厂商2009年的整体出货量都出现大幅提升就可以看出。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再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光伏产业呈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
但总体来看,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国内光伏市场并未真正打开,产业结构存在的隐患依旧存在。正是由于下半年的高成长性,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并未如预期一样停滞不前,而是出现了小幅的增长。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2009年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可以用先抑后扬来概括,整个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产业景气度可谓惨淡之极。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9年无锡尚德太阳能产品总装运量年比增长42%至704兆瓦,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太阳能组件销售量为525.3兆瓦,同比2008年的281.5MW增长51.1%,晶澳太阳能2009年总交货量为509兆瓦,同比大增83.8%,天合光能2009年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近399MW,同比增长98.5%
这些产能将满足目前全球市场的需求,他预计,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大约在8万吨左右。目前中国有18个省份、35个多晶硅项目在建,待五至八年后,这些项目如期完工并完全释放产能,产量将达到14万吨。孙广彬介绍,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中国的光伏产品依然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出口势头,2009年,中国出口太阳能光伏产品154.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7.75%。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增幅不会低于20%,中国市场的增速也将超过15%。
孙广彬表示,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尚不及太阳能光伏产量的2%,致使中国的太阳能市场几乎全部依赖出口。发改委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上周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也表示,太阳能电站的成本仍太高,国内尚不存在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条件。
目前太阳能上网电价不明朗,太阳能补贴政策对弥补企业成本作用不明显,致使企业对于太阳能发电积极性不高。近十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8年迅速扩张至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36.7%,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
在国内,太阳能并网发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谈论上网电价为时尚早,他说。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这些现状,五年内难有改观,孙广彬对记者说。
3月23日,在中国机电商会召开的第二届亚洲光伏峰会新闻发布会上,机械行业一部副主任、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负责人孙广彬称,中国的太阳能市场98%依赖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尚未启动。但孙广彬同时指出,国内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鉴于未来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国内再上马新项目的可能性不大, 孙广彬说公司称其中34%客户来自欧洲,60%客户来自亚洲。
公司将对实现太阳能电网平价 (grid parity) 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财政结果显示公司净销售额达4.209亿瑞士法郎,相比2008年4.484亿瑞士法郎的销售额下滑了6%。
公司表示,目前积压设备订单总价已达9亿瑞士法郎,2010年销售稳定。公司毛利率由去年的41.0%降至今年的40.4%。
尽管瑞士梅耶博格(Meyer Burger)集团继续收购其他公司、扩大设备产品供应范围,其2009年收益并未由此增加。但梅耶博格2009年下半年新订单形势已回暖,并开始了新一波光伏产能扩增(尤其是亚洲地区)。